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1年09月03日 18:24  点击:[]

     

    专业代码:1102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管理基本知识,具有较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运营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和运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1)掌握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财务、企业战略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运营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

    2)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3)具有运用企业管理定性、定量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较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或运营管理能力

    7)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专业方向:

    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主要是培养从事人力资源助理、招聘主管、薪酬主管、培训主管、人力资源经理等岗位的人才;

    2.信息化管理方向:主要是培养从事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等岗位的人才。

    3.运营管理方向:主要是培养从事产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管理等岗位的人才。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

    综合素质与能力

    专项素质与能力

    对应课程或实践

    1.基本素质与能力

    1.1政治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入学教育和军训等。

    1.2人文科学素质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等。

    1.3身心素质

    军训、体育、课外体育锻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等

    1.4分析运算能力

    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统计学等

    1.5英语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

    1.6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文化基础、VFP程序设计等

    1.7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能力

    计算机文化基础、毕业论文设计等

    1.8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管理学、演讲与口才、公关与商务礼仪、有效沟通技巧、ERP实训

    2.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理论知识,掌握统计学分析和研究方法,提高会计、营销、财政与金融管理、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应用能力,具有经济现象的认知与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能力、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依法经营管理能力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财政与金融、财经应用文写作、经济法、管理学实训、统计学实训、会计学实训、市场营销学实训、财经应用文实训、认知实习

    3.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等基础知识,掌握财务分析、质量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方法,具有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能力,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制定企业部门战略能力

    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学实训、企业战略管理实训、质量管理实训

    4.专业核心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企业咨询与诊断、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知识,掌握企业咨询与诊断、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方法,具有对企业的管理问题开展咨询、诊断能力,人力资源的工作分析、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设计能力,企业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能力

    企业咨询与诊断、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咨询与诊断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运营管理实训、管理信息系统实训

    五、学制与学分  

    1.学制:3-6

    2.学分:最低修读 174 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 132 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 42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 管理学 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表二)

    合计

    1

    2

    3

    4

    5

    6

    7

    8

    军训(含军事理论)

    2

    2

    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

    (2)

    2

    课堂教学

    15

    18

    17

    17

    17

    16

    100

    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或

    教育实习

    1

    1

    1

    1

    2

    18

    231

    毕业实习

    10

    10

    毕业论文(设计)

    6

    6

    复习考试

    1

    1

    1

    1

    1

    1

    1

    7

    机动

    1

    3

    4

    假期

    6

    8

    6

    8

    6

    8

    6

    48

    全学程总周数

    25

    27

    25

    27

    25

    27

    25

    19

    200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表三)

    课程编号

    实践教学项目

    学分

    周数

    安排学期

    实践方式

    SJ00001

    入学教育及专业导论

    1

    2

    1

    机动

    SJ00002

    军训(含军事理论教育)

    2

    1

    集中

    SJ00003

    社会实践

    1

    3

    246学期后暑期

    由校团委

    统一安排

    SJ14001

    认知实习

    1

    1

    2学期暑假

    学院安排企业调研、岗位认知

    SJ14002

    财经应用文写作实训

    1

    1

    3学期

    校内财经应用文写作训练

    SJ14206

    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

    1

    1

    4学期

    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设计

    SJ14207

    模拟招聘实训

    1

    1

    5学期

    模拟企业招聘会

    SJ14501

    公关与礼仪实训

    1

    1

    6学期

    校内实训室情景模拟

    SJ14201

    ERP实训

    1

    1

    6学期

    实验室仿真模拟

    SJ14208

    专业实习C

    18

    18

    7学期

    企业顶岗实习

    SJ14003

    毕业实习

    10

    10

    8学期

    分散校外实习

    SJ14004

    毕业论文(设计)

    6

    6

    8学期

    学院统一安排

    合 计

    42

    41(6)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表四)

    课 程 类 型

    学时

    学分

    占总学时(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642

    43

    28.76%

    32.58%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学科基础课程

    609

    345

    43.82%

    41.67%

    专业基础课程

    180

    10

    专业核心课程

    189

    10.5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学生须至少选修2个模块)

    人力资源管理

    180

    10

    16.13%

    15.15%

    信息化管理

    180

    10

    运营管理

    180

    10

    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