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1204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和服务的专业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公关、文秘、教学等工作,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管理文秘、管理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1、掌握系统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管理现象的认知与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与管理定量分析、电子政务等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政策分析能力、管理沟通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
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具有熟练操作相关管理软件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5、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结协作、知识再生等社会适应和发展能力;
6、熟悉教育学基本理论,掌握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胜任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7、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修养、热爱科学和人生的人文精神;
8、掌握体育运动常识,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专业方向
1、教育管理方向:学习和掌握学校管理以及教育培训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够在教育管理机构及各类学校从事管理、培训和教学等工作。
2、行政管理方向:学习和掌握行政组织学、谈判与沟通等行政管理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行政职业能力,能够在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组织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3、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方向:学习和掌握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知识,具备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能够从事人力资源助理、招聘主管、薪酬主管、培训主管、人力资源经理等工作。
四、专业能力分析表
表1.专业能力分析表
综合能力
|
专项能力
|
对应课程或实践
|
1.基本素质与能力
|
1.1政治素质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
1.2身心素质
|
军训、安全教育、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3英语应用能力
|
大学英语
|
1.4计算机应用能力
|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VFP程序设计等
|
1.5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能力
|
信息检索技术
|
1.6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
谈判与沟通、社交礼仪
|
1.7 教育教学能力
|
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口语
|
2.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
2.1经济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
经济学原理
|
2.2管理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
管理学原理
|
2.3社会、文化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
社会学概述、政治学原理
|
3.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
3.1组织管理知识及应用能力
|
管理心理学
|
3.2组织领导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
领导科学
|
3.3组织管理实务知识及应用能力
|
应用文写作、管理文秘
|
4.专业核心知识及应用能力
|
4.1公共事业部门管理知识及应用能力
|
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公共政策学
|
4.2公共事业部门管理分析及技术应用能力
|
应用统计与管理定量分析技术、电子政务
|
|
|
创造力理论与创新思维、科技进步概论、创新文化、管理创新与实践等
|
|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管理、创业之星实践、创业论坛、创业实践等
|
|
|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物联网概论、博弈论、Photoshop设计与制作等
|
|
美学原理、有效沟通技巧、演讲与口才、公关与礼仪、中国文化概论、摄影艺术、中国美术概论等
|
五、学制与学分
1、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2、学分:最低修读160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19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41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管理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
表2.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
学年
学期
项目
|
一
|
二
|
三
|
四
|
合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军训(含军事理论)
|
2
|
|
|
|
|
|
|
|
2
|
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
|
(2)
|
|
|
|
|
|
|
|
(2)
|
课堂教学
|
15
|
18
|
18
|
18
|
17
|
15
|
|
|
101
|
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或
教育实习
|
|
|
|
|
1
|
3
|
18
|
|
22
|
毕业实习
|
|
|
|
|
|
|
|
10
|
10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
|
|
|
6
|
6
|
复习考试
|
1
|
1
|
1
|
1
|
1
|
1
|
1
|
|
7
|
机动
|
1
|
|
|
|
|
|
|
3
|
4
|
假期
|
6
|
8
|
6
|
8
|
6
|
8
|
6
|
|
48
|
全学程总周数
|
25
|
27
|
25
|
27
|
25
|
27
|
25
|
19
|
200
|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
表3实践教学表
课程编号
|
实践教学项目
|
学分
|
周数
|
安排学期
|
实践方式
|
SJ00001
|
入学教育及专业导论
|
1
|
(2)
|
第1学期
|
集中
|
SJ00002
|
军训(含军事理论)
|
1
|
2
|
第1学期
|
集中
|
SJ00003
|
社会实践
|
1
|
(3)
|
第2、4、6学期后暑期
|
校团委统一安排
统一安排
|
SJ18101
|
管理技能训练
|
2
|
2
|
第6学期
|
软件模拟、实训
|
SJ18102
|
课程实习Ⅰ(人力资源管理)
|
1
|
1
|
第5学期
|
实训、社会调研
|
SJ18103
|
课程实习Ⅱ(管理文秘)
|
1
|
1
|
第6学期
|
实训、社会调研
|
SJ18104
|
教育实习及专业方向实习
|
18
|
18
|
第7学期
|
部分在本校完成,部分在其他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完成
|
SJ18105
|
毕业实习
|
10
|
10
|
第8学期
|
主要在企事业单
位完成
位学习
|
SJ18106
|
毕业论文(设计)
|
6
|
6
|
|